Untitled

昨天讲完了政治,今天紧接着我来讨论分享一下关于战争的内容。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是过去一年全球关注最多的事件。

先说俄乌战争,到今年2月就打满两年了。接下来战争将发展走向?督工认为是:战争持续到今天,双方都很清楚,这不是边界冲突,而是一场灭国战争。乌克兰输掉,整个国家会被吞并;俄罗斯认输,哪怕只是放弃乌克兰领土,所有侵略部队被赶回国内,统治集团都会丧失合法性,会被内部审判甚至直接被部下杀全家。所以,就算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人力损失都达到了十万的数量级,双方还是拒绝放弃,都在积极准备战斗,希望打破眼下的僵局。

当前在这种双方都不满意的状态下,战争的变数取决于谁能先在战线后方组建更强的战略兵团,积累更多的补给,在下一个阶段发动战略水平的行动,通过连续几场战役获得战略优势。而从事实来看,双方也的确正在组建二线战略预备队,变成一战后期的堑壕战,让我不经想到了up瑞克zero的文明的故事中一战的惨状。

接着是巴以冲突,我先后从几个分析巴以冲突的机构处得出以下四种前景:

  1. 以现状为基础的前景(割草式行动): 报告认为这种选择已经不太可能,因为全面削弱哈马斯的军事能力并将加沙“非军事化”存在巨大成本和困难。
  2. 以色列占领加沙的前景: 报告指出,虽然占领加沙可以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但却伴随着高昂的政治和经济成本,而且会引起新的摩擦。以色列在2005年已经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重返加沙的可能性较小。
  3. 国际社会治理的前景: 报告认为由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进行治理在实际上不太可能,因为加沙地带目前缺乏维持和平的基本意愿,而且西方和阿拉伯国家不太愿意承担治理责任。
  4. 交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管理: 长远来看,报告认为唯有由巴勒斯坦自己的行政当局进行管理才有可能维持秩序。但由于领导人的形象问题和其他实际困难,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选择。

冲突范围虽然不太可能扩大,但加沙地带下一步的政治管理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换句话说,这场冲突结束以后,加沙很可能成为中东版图上的一个溃疡点,该地区主要国家将不得不持续地把资源往里投入。

对全球的影响呢:

俄乌冲突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复杂而深远。初期预测表明,贸易受到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战争导致的全球粮食和原材料贸易中断仍对供应链和粮食安全造成了显著冲击。然而,世贸组织的观点强调了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韧性,许多国家通过调整供应链和寻找替代来源,相对迅速地适应了局势。

尽管贸易受到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报告指出,战争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粮食、燃料和化肥等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这对全球经济构成了实质性的挑战。此外,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减少,能源格局发生变化,全球军费开支上升,进一步增加了经济不确定性。

乌克兰的重建需要庞大的投入,而全球经济的复苏受到战争冲击,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总体而言,俄乌冲突不仅在短期内对贸易和价格造成了波动,更可能成为世界经济长期的拖累,加剧了全球不确定性,使全球经济前景更加艰难。

大国之间的各方面影响呢?

俄乌冲突在国际政治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冲突导致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进一步紧张,促使一些中立国家如芬兰和瑞典考虑加入或加强与北约的关系。然而,这只是冲突的一个方面。

观察家普遍认为,俄乌冲突导致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根本性变化,暂时破裂了与西方的关系,同时加强了与中国、印度、土耳其等亚洲国家的合作。一份由德国对外关系理事会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俄罗斯加强了与亚洲国家的伙伴关系,但由于俄罗斯主要是作为资源供应国,而非技术转让和出口市场,其在这些国家中的地位相对较弱。此外,俄罗斯对这些国家的供应主要集中在能源和资源领域,难以形成对俄罗斯的依赖,限制了其在这些国家中的影响力。

然而,冲突对国际政治产生的更广泛影响凸显在西方国家内部的团结加强以及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距离拉大。报告指出,在处理俄罗斯和乌克兰问题上,西方国家表现出更大的一致性,但与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等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变化加剧了国际政治的分裂,俄乌冲突催生了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版图,西方联盟更加紧密,但与非西方的距离也在不断拉大,全球走向更加多极化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一些国家可能形成更为碎片化的地缘政治格局。

战争地缘影响?

地缘政治支点国家,如德国和土耳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关键角色。德国的地理位置和实力使其在欧洲事务中具有引导作用。尽管德国在冷战后一直强调和平主义,但冲突使其重新考虑领土防御,并加强军备。然而,报告指出德国的军备转变仍存在不确定性,取决于政府行动的速度、国内支持的持续性以及与欧盟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