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向毛主席汇报。过去的一年,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略有懈怠,但学习的弦是紧绷的。懈怠要检讨。

最近几天,有一部不错的历史题材剧,叫《问苍茫》,讲述的是毛主席在的1921年至1927年,从中共一大归,带着对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的忧国之问,如何在矢志不移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高举着理想的火炬,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开拓者,并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的故事。我也在做追剧,稍后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观后感。

今年自己的主要学习观是强化自己唯物辩证法。我时常会对因为对某个事务的发散的联想而进入一种辩证的思考中。我会想到我们大多数对终极权威的渴望和迷恋可能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教员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百年后,我们会竖起您的雕像,顶礼膜拜,抑扬指观。依赖权威也是我认为的人性当中的弱点。这个弱点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之中。这也是人类从自然演化中继承来的先天条件。因为只有天然愿意服从权威,才能维持人类的社会性和组织性。这和羊群里有领头,羊狼群中有头狼的原因一样,但这个性状在社会越来越复杂,且变化越来越快之后就出问题了。因为现代社会形式更需要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却及时适应复杂多样且飞速变化的原因,而权威却往往是片面的,且强调不变性的,但人类却依然生物性的听从权威且更愿意接受单纯的内容输入,这也是各个时代媒体,依靠手段强塞,给人内容,却反而让人更舒服上瘾的原因。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反复思考,对权威思维的盲从与对标准答案的渴望,实际上是对人类弱点的进一步强化的原因。辩证的去看,标准答案往往不存在,而权威只是存在于人们的共同想象之中。在现实世界中,各种观点相互争辩,双方往往不再讲究原理,而是倾向于使用口号、定义、立场和所谓的权威机构来使对方屈服。然而,明确的结果很难得出,争论常常陷入不了了之。

人们不断寻找一个不存在的标准答案,这也是现代社会邪教不断涌现的原因之一。权威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人们选择放弃思考,将科学曲解为权威的工具。这可能是科学最令人悲哀的地方,因为权威最害怕的是理性思考,而科学正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科学的理论并非绝对正确,而是不断受到新发现和认知的挑战,经典的理论会被推翻和更新。

科学是奖励那些能够推翻旧理论的人,而不是惩罚他们,这与权威追求不变性的本质相反。如果若有一天鬼神真的被观测和计算证明了,那我可以立刻接纳鬼神的存在,并做出生活观念和日常行为的转变,这才是科学,没有什么得坚信,社会中的政治运动往往导致无辜的科学家受到迫害。虽然很多人自称是无神论者,但如果拥有坚定的信仰,那是否还是在追求科学呢?我认为是的。

真正的科学是开放的,当有证据证明鬼神存在时,理性辩证的科学会接受这一事实并调整其观念和行为。抵制人性中依赖权威的弱点需要审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要被他人强加的观念左右。世界不会按照人们设定的标准运行,正义和公平只能是追求,而不是客观事实。明白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可以激发实干的动力,而对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则可能导致痛苦。作为观察者和学习者,我们应该学会分析世界,而不是对其进行好坏评价,以此为基础,用客观知识来改造世界,创造更好的未来。

我过去一年的思考陈述完了,教员,接下来我还会继续不懈去思考的。另外我还准备了八篇过去一年读毛选,学教员思想的笔记,今天也一起分享出来。

专注长期价值,让我们一起努力。

年轻人为什么读毛选。

笔记一

在读《毛选》卷一的时候,有几篇讲到了井冈山时期的历史,其中的“八月失败”教员同志表达了很多。其中提到了杜修经、龚楚等人的错误。杜修经: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2次脱党,3次入党。1928年代表湖南省委四上井冈山。他因机械执行命令,造成八月失败,使红军损失过半。龚楚:1935年叛变,他的叛变投敌,给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特别是给赣粤边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造成了重大损失。类似杜修经,龚楚 这些历史中的小丑,只有在读毛选的过程中才能知道。每一篇毛选内容,都是要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去阅读,了解教员的思想,要传达的精神,具体到事件的处理中。去学习当下时,我们遇到类似的处境,我们用教员是视角,应当去如何辩证的分析问题,处理各种关系,理清利害,抓住主要矛盾,从而解决,或者将问题推动到下一阶段。

我们为什么要读毛选: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毛泽东选集并没有收录毛主席所有的文章它只是毛主席,浩如烟海的文章中的冰山一角,但毛选所收录的文章都是主席著作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篇章。他们以发表的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基本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 可以说毛选本身就是在毛主席的视角下,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所以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效阅读毛选的方法,也就是以毛选的时间线为主线,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参考毛主席传记参及毛主席诗词,把视角带入到文章。 当时的背景结合当时的环境,以当时的思维来分析。当时的问题可能才更容易读懂。好的,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式以毛选中的著名篇章为例,来试读一下毛泽东选集毛选开篇的第一篇文章,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这篇文章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文章的第一句,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不知道还没有看过毛选的同志们在看到这两个问句的时候会作何感想? 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两个问题,又有没有想出问题的答案了?那么现在我们就回到当时的那个时代,随着主席的视角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笔记二

谈谈常在毛选中的顶级思维,为什么称之为顶级思维呢?

如果你理解了这种思维,就不会被困于无为而失败。这正是教员中最强大之处。

毛选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表述的:人应当对主观的看法持反对态度,因为这是一种不基于客观实际或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想法,是空想和不切实际的理论。如果按照这种思想行事,就注定会失败,因此应该反对它。

然而,一切事物需要人去实践,持久战和最后的胜利都需要有人付诸实践。没有人付诸实践,就不会有所作为。因此,必须有人首先根据客观事实提出思想、制定计划、方针、策略和战术,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主观的,是人类独特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是我们所知道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与物质的区别。一切符合客观事实的思想都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正确思想的行动都是正确的行动。